护理科普 | 警惕温柔的隐藏杀手:低温烫伤
创始人
2024-10-31 09:01:42

温柔的隐藏杀手:低温烫伤

近日,气温骤降,寒风凛冽,暖宝宝、热水袋、电热毯等取暖设备,瞬间化身为我们抵御严寒“武器”。然而,这些看似温柔的小物件,实则暗藏“危险的热情”,稍有不慎,便可化身成温柔的“隐藏杀手”,代号“ 低温烫伤”。

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顾名思义,是指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的热源(通常在44~50℃之间)造成皮肤的渐进性损伤[1]。这种烫伤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通常不会立即引起明显的疼痛感,因此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导致皮肤受损。

低温烫伤的症状

可能包括皮肤发红、水泡、脱皮或发白,虽然面积可能不大,但创面往往比较深,有时甚至会导致深部组织坏死。对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婴幼儿等人群,由于皮肤敏感度降低或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更容易发生低温烫伤,且烫伤后更难愈合。

低温烫伤的预防措施

保持安全距离

使用取暖设备,确保不要直接接触皮肤,有人会直接把暖宝宝贴在肚子上或把暖水袋直接贴在腿间,这样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可以在取暖设备和皮肤之间放置屏障,如厚毛巾或毯子。

控制使用时间

避免长时间直接接触热源,尤其是准备睡觉时,不要持续让产热设备与身体亲密接触。

温度适中

定期检查取暖设备,确保它们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没有异常发热、漏水、漏电问题。

特殊人群注意

对于老年人、婴幼儿、长期卧床、糖尿病患者或感觉不灵敏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减少使用或加强监护。

变换位置

定时更换位置或暂停使用,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受热。

发生低温烫伤的紧急处理措施

1

立即脱离热源,并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至少10-30分钟,以降低皮肤温度并减轻伤害。

2

如果局部有水疱或者表皮破溃,需及时就医进行对应处理。未破的小水疱需避免摩擦、压迫,可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需在无菌操作下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疱内的液体,创面使用无菌油性敷料进行包扎,防止感染。

3

不要使用冰敷,冰敷可能导致组织进一步损伤。亦不可随意听信偏方,使用牙膏、酱油等,因为这些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低温烫伤虽“隐形”

但防范之心不可无

在这个冬日

让我们在享受温暖的同时

也学会保护自己

让健康与温暖同在

文 / 呼吸内科 赵新新

编辑 / 宣传中心

赵新新

北京老年医院呼吸内科

主管护师,北京护理学会老年专科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4年,担任护理组长,基础护理联络员,擅长老年护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杨一,被查 四川省广安市纪委监委10月29日消息,四川经准检验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杨一涉嫌严...
AI赋能成长 业界洞察儿童成长... 人民网北京10月29日电 (记者孙博洋)在全球妇女峰会配套活动“数智赋能妇女和女童成果展” 的展厅内...
三六零1.32亿元中标武汉AI... 近日,360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连续斩获多个大单,引发业界广泛关注。10月28日,武汉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学术圈AI使用迎“硬约束”,这... (2-4区杂志社内部保录用,名额有限 加zhiyun699 咨询) 当生成式AI成为学术研究的“新助...
AQ冲上中国AI原生应用榜第7... 当通用大模型在“全能”竞赛中陷入同质化之时,深耕垂直领域的AI健康应用AQ却以黑马之姿闯入行业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