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我国的医学国粹,其中中医康复医疗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各代医学家的努力下,中医康复医疗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正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医康复学。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加大,人口老龄化进展变快,中医康复学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优势也日渐明显,它必然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康复是指综合的协调应用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社会的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康复医学是用医学手段达到预防、恢复或代偿患者的功能障碍为目的的医学分支学科。在医学手段中,以应用物理因子为主,康复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各种疾病引发的功能障碍,应用评估和康复等手段,达到使病人回归社会的目的。
康复医学的治疗对象主要是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患者,各类残疾者,各种慢性病患者,有老年病的人群。中医学中没有独立的康复医学学科,但有中医康复疗法的理论和丰富实践。"康复”一词,据《尔雅释诂》解:“康,安也”,“复,反也。”是指恢复平安、健康,是疾病的治愈和恢复,非指现代的康复医学。中医康复,是指采用精神调节、合理饮食、功法训练、针灸推拿、服用药物以及沐浴、娱乐等各种措施,对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机体功能衰退或障碍进行修复,达到提高或改善病残者生命质量的目的。
中医康复治疗己得到越来越多的社区广大患者的重视和认可,已解决康复临床的许多难点问题,对各种功能障碍(包括心理和认知障碍等病人)的康复将起到推动作用。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同时人体内的各个组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进行康复活动时,应遵循天人相应理论,注意气候变化,地理条件等自然因素对康复疗效的影响。也要重视人体各个脏腑器官之间的相互为用的关系,使形与神的功能得到恢复。中医康复学与现代康复学相比,在强调运动、平衡、言语、认知等功能恢复的同时,还主张辩证康复,针对个体差异,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表现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加强针对性、灵活性、真正的形成中医康复学的魅力和特色,采用中药、针灸、按摩、熏洗、气功、导引、食疗等多样化方法,多方促进患者功能障碍的恢复,同时重新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综合调理脏腑功能及身体机能。
中医康复有一个显著的基本观点——整体康复观。强调“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即充分利用自然环境,适应和改造社会环境,形神兼顾,全面康复的观点。第二个基本观点是功能康复观,强调加强或恢复脏腑组织功能,加强或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功能补偿的观点。第三,康复预防观,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说法,强调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中医康复学有其特点也有其特有的优势,最重要的是它强调整体康复与辩证康复相结合一般疾病引发的或者事故引发的身体障碍多是局部障碍,中医康复疗法将局部的功能障碍从整体出发,采取全面康复措施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其次,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不急功近利,从顺其自然、适应社会中求得个体的康复,强调循序渐进的功能恢复。康复学继承中医的重要的辨证思想,辨证是康复的前提和依据。采用因人而异、因证而异的个体化辨证康复。中医康复学第二个重要的优势是形体康复与情志康复相结合,这是相比于西医较显著的特点,西医通常会根据功能体质进行修复或者训练,但常常忽略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中医康复强调“形神合一”,功能康复即是训练“神”对“形”的支配作用,用病患者的强大意志力来支配身体的行动;强调“形神兼养”,是既有一套形体康复的手段,又有一套情志康复的手段。注重病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共同康复,最后一个优势在于自然康复和药物康复相结合,中医的治疗手法多样化是其特点之一,在中医康复上,内服药物和外治手法相结合使得病患者的康复更加容易。内服药物意外还注重饮食疗法,外治手法上包括针灸、推拿、功法训练等多种措施。
中医康复学针对亚健康状态的各种不良症状,可在临床实践中综合运用针灸、推拿、药物等丰富手段,结合饮食调理心理疏导,能使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并恢复到健康水平。中医康复治疗要与养生学有机结合,根据个人体质不一,指导开展食疗,推拿导引,传统运动项目,头部穴位按摩、熏蒸、热熨、敷贴、浸足等诸多防治并存的康复方法,长期坚持下去,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中医康复重要原则为"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大模块。在中医经典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康复医学形成了独特的学术理论体系,兼重防与治,防治结合,是一种以促进功能与疾病康复,促进患者早日痊愈回归社会为终极目标的中医特色理论。其中 “未病先防”是指当疾病发生前兆,如家族遗传病,出现发病先兆等情况,而疾病没有出现的时候,就应当提前进行调整,如饮食有节,起居有时,并利用中医拔罐、刮痧、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养生防护,兼以调节情致,从而起到预防疾病,减少痛苦的目的。另一方面指的是对已发疾病积极运用中医康复于段,预防再次疾病。如脑中风后遗症康复为例,除同步施用多种医疗手段和现代康复手法外,还可采取导引、体有运动、食疗等方式,促进功能恢复,戒除不良生活嗜好,有效预防脑血管病的次发生。其主要原理可体现为“流水不腐,广枢不”防重于治,用以增强筋骨,畅通气血,对虚损疼痛等具有很好的功效。患有脑血管病的人,多会焦躁不安,往往伴抑郁情绪,此时可采用传统娱乐运动让其身心放松,形神合一,天人相应,综合调理脏腑;增强机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使气息悠长,肾气稳固。“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后(即确诊后),采用中医康复疗法对患者的各种症状进行对症支持康复,从而防止疾病恶化。例如:曾有患者多次痛风发作,不堪其扰。到医院中医特色门诊咨询,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医生给患者辨证开了一些中药,粉碎制成散剂。患者抓住感觉疼痛初发的时机,口服3至6克,发作就阻止了。也曾有患者有颈椎病,发作起来的时候颈部酸胀痛,且有时候还头晕。了解情况后,到中医康复门诊治疗,开了一些中药制成散剂外用,一旦颈部稍微感觉不适,就可以马上用中药散外揉,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发展到需要针刺治疗和吃止痛药、需要休息的程度,节省了治疗时间,还不用多花精力去养病。果然,疗效明显。
独具特色指的是中医康复医学基于中医经典理论的指导,其独待之处在于自身具有传统、自然、有效的特点。依据中医康复医学的功能可以进行分类,如传统康复护理法、饮食药物康复法、传统物理康复法、传统自然疗养康复法、中医情志心理康复法、气功引导功能训练康复法、针灸按摩康复法等。各种康复疗法都独具中医特色,并且经过实践疗效确切。
以针灸为例,针灸是中医技术的重要组成,是一门独具特色的学问,也是中医康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针灸具有安全、有效的显著优势,在康复治疗中引用针灸,能够起到扶正祛邪、通经活络、调和阴阳,激发正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从而达到康复的效果,而有关中医研究指出,人体部分穴位还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功能,能够通过调节阴阳平衡起到治愈疾病,促进康复的优势。
简便廉验即诊断简单,治疗、用药方便,治疗有效,治疗费用廉价。中医康复医学方法很多,其中大部分方法来自于自然疗法,学习和掌握难度并不大,如中药、中医导引、按摩、推拿、敷贴、拔罐等,不仅操作简单,价格低廉,而且疗效明显。简”。简有简单、简略、质朴等义,针对中医,则是简省,直指人类身心性命,绝不杂乱,而不是一般意义的简单;简是简约,能从人类万般病象中归纳阴阳平衡与身心统一之理,彻底贯通形而上与形而下,所以更不是简陋。“便”指方便合宜。可不要小看了“方便”二字,《大日经》云:“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中医的方便,是能围绕人的身心康灵,在人类生活的全体时空与处所,从容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术,为人类生命品质的升华,提供种种帮助。中国先民“逐水草而居”,就是择居处;农耕桑蚕,是为了“适寒温”;食物搭配适度,不过饥不过饱,即是“和饮食”;劳逸结合,居移气,养移体,即是“慎起居”;《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即是“调情志”;至于“静以修身,俭以养廉”,则是中医“养神”的上乘功夫了 。此外,我们依据《黄帝内经》经络理论,无论养生、防病、治病还是康复,既可用三棱针放血,又可用毫针刺疗,畏针者可用指针、杵针;还可砭石(刮痧)、按摩、沐浴等等,中医特有的人类经络理论,甚至为人类沟通先天和后天都提供了通道。我们再看中医给药的方便,就更说明问题了。一般说到中药,多以为只有汤药,其实还有膏、丹、丸、散等,可谓气象万千。一是膏剂。如目前常见的贝母雪梨膏、急支扩浆及各类养生膏方,一般通过浓缩药汁加糖再调龟胶、鹿胶或阿胶而成,也有白酒浸泡中药浓缩后加糖(糖尿病患者改糖蜜素即可)、胶调制而成,既便于保存,又便于长期服用,更兼口感良好,针对需要较长期服药的慢性病、老年病患者,彰显出特别的优势。二是丹药。道家医学最具特色的升丹、降丹,因以水银为主药(含汞,具毒性),故对顽固性皮肤病,相当于以毒攻毒,疗效非常显著;再有兑丹,即不同药物通过特殊方法成粉,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另有烤丹,如西瓜霜,即西瓜开眼,内入芒硝,即有液体从西瓜皮滴出,瓦罐盛之,烤干即得,对各类口腔疾病有非常好的疗效。三是丸剂。分水泛丸和蜜丸,即将药物先加工成细粉(古代是先铡刀切碎,再经碾槽碾细,双网罗筛反复筛后即得。现代有粉碎机,就更方便了),以药汁或炼过的蜂蜜调和后成形,著名如“十全大补丸”(蜜丸)、“通宣理肺丸”(水泛丸)携带及服用都很方便。四是散剂。即直接将单味或多味药物打成细粉,开水、白酒、醋等调服或外敷,亦或装胶囊均可,著名的云南白药即属于散剂。五是药酒。具体取复方药品浸泡白酒而成,或内服或外擦,可根据临床需要拟定。六是沐浴液。即相关药物煎水(或再浓缩)而成,原液或加水稀释,用于沐浴或浸泡双脚等。七是“薄贴”。即膏药,过去民间有一谜语,“外圆内方是铜的,外方内圆是贴的”,说的即是铜钱与膏药。最普及的是黑膏药(俗称狗皮膏药)和黄膏药,即以油加药先炼膏,至滴水成珠之际,摊于牛皮纸或桑皮纸而得,多用于疮疡和跌打损伤。“廉”有节俭不贪、狭窄等义,这里指因人制宜,不浪费人力和物力。对应中医而言,是依据生命个体的承受度采取适度治疗。若依临床而言,一是《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最集中表现了中医“廉”的思想。具体而言,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这是目前全国推广治未病科室建设的由来。因为“治”有“治理”的含义,即依据人的健康需求,围绕创新社会健康管理,将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各环节一以贯之,不仅防病治病,更追求健康人生。二是对证下药,减少程序。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判断患者右下腹疼痛是否是阑尾炎,只要点按阑尾点(专穴),若有剧烈疼痛,则定是阑尾炎;若无疼痛,则一定不是阑尾炎,更无须拉开肚皮实证了。对应胆囊炎,人体经络有专门的胆囊点,道理是一样的。再说高空坠落而休克的患者,心跳血压无从察考,中医根据阴阳之理,可立即确定给药方向。如蜷缩一团者,必属阴证,临床应选温热药;而四肢大张者,必属阳证,临床即应以清凉药对治了,这都是中医“廉”的表达。另如周述炎先生所说:“比如微循环障碍,很难准确诊断是哪几根毛细血管不通;就算能诊断,也没有疏通的器械;就算有器械,也花不起那个钱,或冒不起手术风险。服用活血化瘀药,全身走一遍,目标虽不准确,却多能解决问题。”(《哲学与天真按摩》)这是中医以相对宏观的视角,对应人生现状选择适度治疗的理法。“验”有验证、效验等义,这里特指临床疗效。中医从扁鹊治尸厥,华佗配制“麻沸散”,张仲景治伤寒,孙思邈治麻风病,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治温病(现在的各类热性传染病,如甲流、非典等均是),唐宗海治血症(各类大出血),李仲愚先生1945年成功救治彭州霍乱等,均属于中医“验”的内涵,是非常可观的。就目前西医西药高度发展的背境下,其对病毒性感冒发烧、类风湿关节炎、免疫系统疾病、皮肤病、各类慢病及康复理疗等,中医仍有明显的优势。这些中医康复方法并不需要依赖于医疗设备和复杂的技术,在基层社区医院、康复机构基至患者家庭中都可以应用,如此一来,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医疗成本,从而提高患者的就诊率。
“杂合以治”的思想源自《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这是依据病邪的特异性、中病层次、体质特异性及刺灸法的特异性选择不同针灸方法的原则。文中提到因为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饮食习惯,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五种不同的体质及易发疾病,从而进一步形成砭石、毒药、艾灸、九针、导引、按跷等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明确指出了体质、疾病与治疗方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临床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针灸方法并非随意使用,不同的刺激方法对经络的疏通作用是不同的,针刺可达深部经络系统;艾灸擅长祛除经络中的寒邪;刮痧的治疗面积较大,善于治疗邪气中于经络表面浅层次且分布较大的疾病,如风寒客于足太阳经;拔罐对于寒邪凝滞局部的治疗效果较刮痧强度大;耳针对于急性痛证效果佳;磁贴疗法对经穴刺激轻柔,无痛苦,且改善微循环效果好。所以依据病邪的特异性、中病层次、体质的特异性及刺灸法的特异性配合使用方能达到良好疗效,才能发挥1+1>2的作用。也就是异法方宜论文中所讲“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许多当代的中医大家也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实了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疾病采取相应的综合性康复治疗手段,以中医指导理论,如动静结合、标本兼治、医疗与自动结合等,能够起到显着的康复疗效。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视,中医康复学也得到了发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医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一方面,全国各地中医药类院校都开设了针灸、推拿、营养学等专业课程,培养中医康复学人才充实各地中医康复医疗机构。另一方面,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医康复学,其学科的学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学科带头人通过开展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来提高中医康复学人才的理论和临床水平有关专著杂志也相继出版,如《中医康复学》等。随着中医康复学的成熟,康复医疗的对象明显增多,其构成情况也不断发生变化,中医康复学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既要继承中医的传统,又要在应用中追求创新,努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保持中医康复学的特色,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学也是中国康复学的发展方向,在结合的过程中发扬中医康复疗法,主要有运动疗法,结合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占老的运动方式;物理疗法与针灸和推拿外治法相结合等;作业疗法配合书法、国画和民乐等;心理疗法和气功治疗相结合的方式。
总之,发展中医康复学,要挖掘整理、继承发扬传统康复疗法的优势和特色;建立中医康复或中西医结合康复的治疗规范;培养复合型康复医学人才;建立中西医结合康复的执业规范。这种中西医康复疗法的规范结合,才有可能显著提高康复疗效,促进我国乃至国际康复医疗的发展。
本文根据中和医派掌门杨建宇教授网络讲课整理
1.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报刊图书编辑与信息专业委员会 张玉玲整理
2.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和医派课题组 杨建宇主讲
基金项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杨建宇中和医派学验传承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