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中,人工智能正逐渐改变我们对许多疾病的认知和诊断方式。尤其是在应对隐蔽性极高的胰腺癌时,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早期筛查,是众多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关注的话题。胰腺癌被誉为“癌中之王”,其5年生存率极低,早期发现难度大,此刻,新的研究和技术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转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的胰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每年近12万人罹患的重大健康问题。然而,早期症状往往隐蔽不明显,让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在一场以“人工智能助力肿瘤精准防治”为主题的健康讲座中,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副主任医师曹凯向我们介绍了最新的人工智能应用成果。
曹凯医生指出,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常常被忽视,许多患者会出现轻微的腹痛和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体征,对于普通人而言判断非常困难。过去,在高风险患者中进行筛查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增强CT,但由于成本及适应症限制,许多人并未接受此类检查。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研究人员已经能够利用平扫CT影像来识别胰腺癌的早期征兆。
这项名为“PANDA”的大模型利用自注意力机制,能够高效地捕捉CT图像中微小的差别和空间关系。这意味着,以往在黑暗中寻找的“黑猫”问题得到了解决,医生们能更准确地判断哪些区域可能存在肿瘤。根据曹凯的介绍,PANDA模型每进行约1000例检查,仅会产生1例误报,甚至在敏感度上也可达到92.9%。
这一进展无疑为高危人群带来了希望,例如家族中有胰腺癌史的患者、患有新发糖尿病的个体或有慢性胰腺炎病史者,均应高度警惕。在此背景下,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已经开始根据PANDA模型开展广泛的筛查,并推出互联网特需门诊,让患者能方便地接受检查。
面对这种新兴的技术,读者们可能会问,如何结合日常生活来进行胰腺癌筛查?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和定期体检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定期接受医学检查并咨询专业医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减少高脂饮食和久坐卧的生活习惯,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癌症风险。
在结尾,必须强调的是,了解胰腺癌的预防及筛查技术不仅是医学界的责任,更是每位公民应有的健康意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的未来应用将继续拓展到更多疾病的早期筛查中去,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公众对癌症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意识,将有助于早期发现与治疗,减少癌症对生命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