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也称为“糜”,指稀饭,是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它作为中国传统的食疗食物,它有着上千年的文化和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清代大医王世雄在《随息居饮食谱》这样说:“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熬粥之主料米,不论大米,小米,都得天地五行之正气,煮成米粥,可以滋养五脏六腑,能让五脏六腑气血归于和谐。
而且米粥其性极为平和,永远不存在虚不受补的情况。总之,粥是好东西!
要想身体健康,要想生活有质量,那就离不开喝粥。所有人都离不开粥,穷人可以喝粥果腹,富人可以喝粥养生。
当然,如果熬米粥时,再能搭配其他食材或药材,如大枣、红皮花生、怀山药、桑葚、南瓜等,此被称之为“药粥”,可以将中药的治疗作用与米粥的食疗功效有机结合,扶助正气,补身防病,此法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传统的食疗方法之一。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药粥的制法及功效。
●红枣粥。
取小米(或大米)清洗后浸泡30分钟;红枣洗净、去核【若不去枣核,食用红枣粥时,一定要注意,防止枣核误入气道,引起窒息】、切小片;将准备好的小米(或大米)和红枣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慢熬煮一小时;待粥煮至粘稠,用勺子不停翻搅,避免糊锅;出锅前10分钟加入少许红糖融化到粥里即可。
红枣粥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此粥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纳呆便溏、面色少华,倦怠乏力,失眠健忘,血小板减少、贫血、慢性肝炎、营养不良等症。
注意:由于红枣有补益作用,有些滋腻,可能雍塞中焦,脾胃气滞湿阻者慎用。
●桑葚粥。
取干桑葚20克(鲜品50克),大米50克。将干桑葚用水浸泡30分钟,去柄,洗净。把大米淘洗干净。锅置于火上,放入适量清水,然后放入桑葚、大米。先用大火烧开,再改为中小火熬至大米开花,待粥粘稠时,加入白糖拌匀,即可食用。
此粥具有滋阴养血、益气和中、明目润肠的功效。可用于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耳鸣腰酸、须发早白、大便干燥等症状。
每天晚饭后一小时吃一次就行。脾胃虚寒、腹泻者忌服。
●黄芪粥。
黄芪粥古已有之。
具体做法如下:取大约30克生黄芪,加10倍的清水浸泡半小时,连水一起烧开,中火煮30分钟,将药汁滗出备用;再加等量的清水烧开后煮15分钟,再次滗出药汁;将煮过的黄芪药渣捞出扔掉。将三次煮的药汁放在一起,放入约100克的大米,煮成稀粥即成。
平时体虚、中气不足、中老年人、大病初愈、手术后、放化疗后的病人可以多喝黄芪粥。
另外,黄芪粥提气作用很强,最适宜早上喝,喝完之后,一整天都会感觉精神十足。
这个粥方中,黄芪的用量不需要太多,配上大米,很平和,属于平补,一般人都可以喝。
●山药粥。
山药粥是以怀山药,大米或小米为主料制作的药膳,在民间美称之为“神仙粥”。
制作方法如下:一次取怀山药半根去皮切成小块,或者把山药用搅拌机打成泥状,粳米100克或小米淘洗干净,一同煮至软烂即可。吃此粥香软糯,好吃易消化,早上喝上一碗,胃特别舒服。
此粥可有效的调理脾胃不和引起的消化不良和四肢无力的症状,而且可以用来治疗肺脾肾阴虚的状况,对于脾肾有一定的滋补功效。
●枸杞粥。
取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将枸杞子洗净,大米淘洗干净,同放入砂锅或不锈钢锅内,加水适量,首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熬煮成粥即可。
此粥有补肾益血,养阴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久视昏暗、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症。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则有保肝护肝、促使肝细胞再生的良效。
枸杞粥还有延缓衰老的作用,适宜老人以及爱美人士进行食用。
●白萝卜粥。
取新鲜白萝卜1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先将白萝卜洗净,切成小块或片状备用。再将粳米或小米洗净,置于锅内加水大约800毫升,如常法煮粥,煮至米烂,粥快熟时加入备好的白萝卜块,再煮5~10分钟即可。
早、晚餐温热食用,此粥口感清淡可口,十分美味,具有消食化痰,降气行滞的功效。可以用于食积、胃脘疼痛等轻症,其中白萝卜性凉,还可以清食积所生内热。
小孩子及老人常服此粥,可帮助通利排气,有效预防腹胀、消化不良、利大小便等。
●槐花粥。
槐花粥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可辅助治疗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等。
其制作方法如下:将干槐花30克或鲜品50克。先见槐花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十五分钟后取汁;大米或小米淘洗干净,加入适量清水,兑入提前熬好的槐花汁,旺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粥将成,再加入白糖调好口味,即可食用。
但要注意一点的是,槐花性寒凉,阳气不足、脾胃虚寒者慎食。
●桃花粥。
自古民间就有食桃花粥的习俗,有利水、活血、通便、消痰的作用。
方法如下:取干桃花2克(鲜桃花4克),粳米100克,将粳米煮成粥,放入桃花稍沸即可,也在粥中加入适量红糖,既可养颜,又可调理血瘀之证。
需要注意的是:桃花虽好,但不宜长期服用,由于其具有缓泻作用,长期会损伤元气,应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