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一种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通常与吸烟、空气污染、电离辐射等因素相关。面对这一严重疾病,中药作为传统医学的治疗手段,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选择。那么,中药治疗肺癌一年后的效果究竟如何?又该如何评估其疗效呢?
首先,中药治疗肺癌的效果往往不是迅速显著的,但其疗效更为持久和全面。一年后的治疗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症状缓解:中药通过辨证施治,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个性化治疗。对于肺癌常见的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中药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治疗后,患者可能会感受到咳嗽频率减少、痰液变稀易咳出、胸闷感减轻等积极变化。
免疫力提升:中药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从而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免疫力的提升对于患者康复和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一年后,患者可能会发现体力增强、食欲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得到提升。
生活质量提高:中药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整体调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一年后,患者可能会感到精神状态更佳,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肿瘤控制:中药具有抑制肿瘤生长、防止肿瘤扩散和转移的作用。虽然中药治疗不能彻底治愈肺癌,但一年后,患者可能会看到肿瘤的生长速度减缓或保持稳定,从而延缓病情的进展。
评估中药治疗肺癌的疗效,注重患者的整体状况、症状改善以及生活质量提升等方面。具体来说,评估指标包括:
症状改善指标:治疗后患者症状的缓解程度是评估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如咳嗽、咳痰等症状的减轻或消失,均表明中药治疗取得了积极效果。
生活质量提升指标: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是评估疗效的重要体现。包括精神状态改善、体力恢复、食欲增加等方面。
生存期延长指标:中医治疗通过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间接地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中医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治疗癌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在四十余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与总结中,提出针对癌症“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机的“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并将理论指导临床工作,配合中医药来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脑瘤等常见恶性肿瘤,以及放化疗后、术后康复调理,以调节患者正气亏虚的状态,改善饮食、睡眠、体力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争取更多的生存周期,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肺癌真实案例分享:
赵某,肺癌,2015年5月18日。
2015年2月,患者突然肺部疼痛,伴有咳嗽,久治不愈后,在2015年4月,到禹州市人民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左上肺叶见2×1.5×15cm肿物,被确诊为肺低分化腺癌。随后积极配合治疗,在2015年5月,患者的左胸部被切开了一条长达15厘米的口子,进行了肺叶肿块切除手术。手术过后,医生给出意见继续化疗,但患者考虑化疗副作用大,未行。后经人介绍2015年5月18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进行后续治疗。按照袁希福老中医的治疗计划开始施治后,感到气色变好,人有力气,食欲也大增;继续服药,2015年5月28日,到医院复查,检查报告单显示:左肺容积减小,左肺结节明显消失。2015年12月4日,再次到医院复查,CT检查报告单显示:与2015年9月14日片对比,左肺索条状高密度影变化不明显,余肺也未见异常密度影。继续用药,左肺结节消失,体能不断恢复,信心与日俱增。复诊时,赵老师说:“现在每天能做17个俯卧撑,一口气上到7楼。我的体重从原来的130多斤长到现在的140多斤,现在我比以前胖太多了,我还想要减减肥呢。近期2023年4月回访,患者一切正常,无明显不适。2024年4月26日参加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龙年中国行开封站活动,分享抗癌心得,与袁希福院长欢畅交流病情!
中药治疗肺癌一年后能够带来多方面的积极效果。中医在肺癌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如辨证施治、副作用小、提高生存质量等。因此,在肺癌的治疗过程中,中药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应用。当然,中药治疗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个性化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