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冷,就想吃点热乎乎的食物,煲汤是首选。汤的种类也各种各样,荤的有鸡汤、排骨汤、羊肉汤、牛肉汤等,素的有海带汤、冬瓜汤、木瓜银耳汤等。
但不管你喜欢喝什么汤,都要尽量避开下面这3种搭配,尤其是肾病患者,否则滋补不成反伤身!
常见煲汤搭配
暗藏健康隐患
1
高磷:鸡肉+坚果
磷存在于人体所有细胞中,是使心脏有规律地跳动、维持肾脏正常机能和传达神经刺激的重要物质。
体内的磷元素,需要经过肠道的吸收和肾脏的排泄来维持平衡。如果食材本身磷含量很高,食用后会增加肾脏排泄负担;另外,身体中的钙与磷有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磷多了,钙就会减少,可能会带来骨质疏松等问题。
高磷代表:花生鸡肉汤
每百克鸡肉中含磷156毫克,花生则更高,每百克含磷324毫克。两者搭配煲汤,磷元素过高,大大增加肾脏排泄负担,不适合肾病患者食用。
小贴士
① 肉类与坚果多属高磷食物,尽量避免两者搭配,减少肾脏负担。
② 焯水可以除掉食材中部分磷元素。建议将肉类提前煮半熟,捞出肉倒掉汤水,再换上清水煲汤。
2
高钾:鸡肉+黄豆
钾,是人体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在辅助降压方面也有好处。但吃的钾越多,肾脏就要多排钾来保持平衡。
肾功能不好的人,就无法排出比较多的钾。如果血液里的血钾突然升高,会引发高钾血症,更严重的甚至导致心脏骤停。
代表:黄豆鸡汤
每百克黄豆中钾含量为1503毫克,属于高钾食品,而每百克鸡肉中钾含量为242毫克。喝黄豆鸡汤,可能会使肾病患者血钾升高,造成健康隐患。
3
高嘌呤:鸡肉+香菇
嘌呤是合成人体遗传物质DNA的主要成分,正常范围内对人体有益。但对于肾不好的人来说,从食物中摄入嘌呤难以被代谢出去,在体内会形成大量尿酸。
当尿酸在血液里的浓度越来越高,超过饱和度,就有可能沉积在人体的软组织当中,包括关节、肾脏组织,激发体内各种炎症反应,比如关节的红肿热痛。
尿酸还会对心脏产生影响,特别是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液里的尿酸含量每上升1mg/100ml,会导致男性的死亡风险增加48%,女性的死亡风险增加126%。
代表:香菇鸡肉汤
肉类是嘌呤的主要来源,而香菇更是“嘌呤大户”,在煲汤时嘌呤会大量析出到汤里,肾脏不好的人尽量别喝。
小贴士
① 提前处理食材可有效减少嘌呤。建议在煲汤前,将鸡肉焯水10分钟捞出,再换清水开锅煲汤;香菇炖煮最好不超过1小时。
② 识别高嘌呤食材。啤酒、海鲜、内脏、坚果、豆芽、芦笋等是生活中常见的高嘌呤食材,在选择时要注意搭配。
③ 搭配水果。水果在体内可以产生碳酸氢根,帮助尿酸的排泄。
对肾不好的人群,以及60岁以上,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肾病等的高危人群,在煲汤时一定要谨慎食材的搭配,酌情食用,也要避免油腻肉汤。
下面这两种汤
劝你也少喝为妙
除了搭配之外,汤的烹饪方法和饮用方法其实也有讲究!
1
老火靓汤,喝多了特伤肾
很多人在煲汤的时候会陷入一个误区——“汤煲得越久越好”。特别是煲肉汤时,人们总觉得炖煮时间越长,肉煮得越烂,食材中的营养就析出得越多,汤的养生价值更高。
实际上,炖煮时间过长,反而会导致食材营养流失,口感变差,其中的蛋白质可能发生变性,影响吸收。更重要的是,煲汤时间越长,嘌呤含量越高,易引起痛风、结石,伤肾脏。
除了动物内脏、海鲜等荤菜,部分素菜中的嘌呤含量甚至比很多肉都高,比如黄豆芽的嘌呤含量约500mg/100g,紫菜则有274mg/100g。
随着炖煮时间的延长,汤中的嘌呤含量也会随着升高。若是长期大量地喝这种汤,可能导致尿酸升高。特别是高尿酸和痛风人群、“三高”人群、肥胖人群、肾或胃不好的人,最好别碰“老火汤”。
小贴士
一般来说,蔬菜汤炖煮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为宜,鱼汤则控制在1小时内,鸡汤、排骨汤、羊汤等肉汤煲炖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2
太热的汤,喝多了增加食管癌风险
“趁热喝”,是我们在餐桌上经常听见的话,尤其是现在天气冷,汤水很容易冷掉,更要快点吃。
可小编要提醒大家:食管癌专门盯着喜欢“趁热”的人!
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维持在体温,也就是37℃左右,食物过烫,口腔和食管黏膜都会被灼伤,长期以往黏膜不断修复增生,容易引发炎症,甚至增加食道癌变的风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更是将高于65℃的饮品列为2A级致癌物!
因此,不管喝什么汤,都别着急,稍微放凉一会!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