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AI正成为推动医药产业质变的生产力。9月24日,由华康中健(厦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康中健”)主办、人民健康平台支持的“数智医药生产力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产学研各界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医药行业转型发展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数智医药生产力进化路径,为推动健康中国与数字中国战略深度融合建言献策。
论坛上,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周亚伟说,AI正成为推动医药产业质变的核心生产力,尤其是在新药研发端和临床诊疗端。从技术应用延伸至产业投资视角,宁波梅花天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对投资视角下的“AI+医药”进行解读。他认为,深度聚焦垂直行业,并能够实现自我“造血”的科技企业更具备投资价值。
在AI技术落地应用的具体实践层面,华康中健联席董事长兼CEO曾良及团队聚焦医药全产业链,介绍了新品“灵药通”。他说,目前医药行业正在进入AI智能体时代,未来可通过AI营销(数字营销规划、合规审查)、AI销售(模拟拜访、智能培训)、AI服务(临床随访辅助、科研支持)等模式,助力医药行业、企业降本增效,并推动行业全链路智能化。
在主题为“医药生产力的AI进化论”的圆桌对话环节,多位嘉宾从临床、流通、研发、投资等维度,探讨AI落地核心痛点与生态构建路径。
图为嘉宾参与圆桌对话。
作为医疗机构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副院长杨克新说,医院亟须AI解决三大难题:临床端辅助诊断、患者管理、科研端病例数据导入。北京仁正医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首科医学交叉研究院院长李政建议,聚焦慢病管理与患者全生命周期数据整合,通过产学研联盟搭建“学术智能”向“生产力”转化的桥梁。
从医药企业实践角度出发,北京福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永说,医药行业拥抱AI的核心动力是降本增效与开拓新业务曲线。上海湃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CEO)李铭曦分享了AI助力新药研发的实例。
在AI医药商业模型构建层面,华康中健首席运营官(COO)王韦清提出了差异化发展建议。他认为AI+医药商业化的关键在于“结果导向”,应用效果应当可以量化,切实帮助药企实现降本增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专家杨萌萌则从技术支撑角度,补充了基础设施的保障作用。
论坛现场同步举行“灵药通智能体平台生态联盟”启动仪式。联盟旨在以“灵枢为纽,生态为脉,让医疗价值流动起来”,推动跨领域资源整合与AI技术落地,助力医药行业向智能化、精准化、普惠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