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养生遵守三原则 小满节气养生三原则
创始人
2024-12-01 19:02:40
:

  原则一:清心祛暑、清热解毒

  中医认为,夏为暑热,夏季归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而心喜凉,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之外可适当多食些猪肉、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人们在夏天以多吃些以性寒凉味酸食物为宜,尽量不吃辛辣温燥之物。不过应注意生食冷饮不宜过度,以免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原则二:健脾养胃,补气益阴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所以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同时,少吃或不吃油腻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大,应以少量多餐为原则。如某些人已有疰夏、伤暑、暑湿、中暑等上文中所提到的症状出现,那么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注意针对性,辨证用膳,或补脾肺气虚,或气、阴双补。

  原则三:清热利湿、生津止渴

  因人体在夏天津液消耗较多,所以夏天应注意清热生津止渴,并且因这一时期暑湿并重,所以应在日常多注意清热利湿、清暑化湿。中医认为,长夏在五脏中归于脾,也宜清补。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过湿对脾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但应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泻能燥能坚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饮水多,导致湿气易侵入人体。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运化功能产生障碍,就会积水为患,引起食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这样能够健脾和胃,脾健则其升降运化功能得以恢复,有利于行水利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海社保AI宣讲员上线,全天候... 11月17日,佛山市南海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上线南海社保AI数字人宣讲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社保政...
思维列控等成立新公司 含AI及... 人民财讯11月17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济南思维鑫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含:人工...
原创 A... 毕马威最新发布的《2025全球首席执行官展望》显示,首席执行官对全球经济的信心已降至五年来最低点。在...
千问APP正式上线,阿里要打造... 11月16日,“阿里最强大模型”——千问APP在应用商店中低调上线。 对于这枚“重磅炸弹”,阿里巴巴...
成龙去世谣言系AI生成 近日,一则声称成龙因数十年拍戏积累的伤病并发症去世的帖文在外网迅速传播。 该帖子配以一张人工智能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