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选择考公是为了什么?
创始人
2024-12-25 17:01:27
0

近日,天津一事业单位招聘本科生参与粪便、油污、污水外溢等挖掘工作的新闻引发热议,“网传一事业单位有249人报考去掏粪”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尽管招聘单位回应称该岗位属专业技术工作,主要负责技术指导及应急处置,但广大网友仍对如此多人竞争该岗位感到不可思议。

近年来,考公考编成为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首选,2025年国考报名总人数也再创新高。然而,“嘉峪关选调生离职”“深圳公务员试用期躺平被辞退”等新闻,也为“考公”热潮蒙上了一层阴影。

有网友指出,比“考试”更重要的是抱负,比“分数”更重要的是担当。对于有志投身公务员事业的青年来说,在踏上漫长艰辛的备考之路前,搞清楚“为何选择考公”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图源:视觉中国

公务员考试,本是国家选拔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重要手段。但“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等论调的悄然流行,潜移默化影响了青年的就业选择和考公策略,异化出以下三种类型:

比如,逆向而行。热门城市的热门岗位一直都是考公的稀缺资源,岗位越热门,考上难度越大。部分考生坚信“考得好”不如“考得上”,将考公的目标直接锁定在异地小城或者乡镇编制,以“逆行”姿态避开“内卷”赛道。然而,这条看似稳妥的路并非如预想中顺利。许多年轻人在入职异地乡镇后,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以及融入当地遇到的种种障碍,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

比如,四处赶考。不管是国考、省考、市考还是事业编考试,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均有一致性。为了最大化提升成功概率,只要考试时间不冲突,许多人都会选择“应考尽考”。他们认为,全国巡考相当于给自己多加了几次考上的机会,“多次笔试总能召唤出一个面试机会来”。但是,他们也不得不面对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双重考验。许多考生频繁奔波“赶考”,赶路就得花费大量时间,极大影响考试状态。多一次考试也可能意味着多一次的失败,在“落榜”之后仍要鼓起勇气奔赴下一个考场,对考生心理无疑也是极大的考验。

比如,屡败屡战。“来年再战”已经成为考公新常态。考生们将备考投入视作“沉没成本”,随着这种成本的不断累积,“不成功不罢休”的决心也日益坚定。特别是折戟面试环节的考生,更坚信自己“距离成功只差一步之遥”。他们屡败屡战,有的直至超出报考年龄才无奈放弃。在职备考者无法全力备考,脱产备考者又面临生活困境。连续多年未能成功也会加剧自我怀疑与否定,导致愈发沉重的心理负担。

考生准备进入考场(资料图) 图源:太原新闻网

青年的社会价值,确实可以通过投身国家和社会事业来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考公是实现理想抱负的唯一途径。过度渲染体制内工作优越性,“非考不可”“先考再说”的心态也都是不可取的。那么,这种心态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一是路径的依赖。应试模式可以说是我们熟悉的学习模式。行测对语言理解、数字运算、历史常识的考察,申论对文字表达和逻辑思维的考察,都和我们的知识结构有一定契合度。通过针对性地训练,多数人都能有效提升考试成绩。即便是相对主观的面试环节,也有一套结构化的答题技巧可以应对。经历过高考的大学生们自然更倾向于沿用这种熟悉的“备战”模式,参与到考公的竞争当中。

二是观念的错位。公务员从来都只是大学生就业的选择之一,但仍有个别地方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有的高校在毕业季发布就业情况时,常常使用“集体考上公务员”等宣传标题,有的父母也将公务员作为子女就业的最优解,甚至不遗余力为脱产备考的子女提供全方位支持。即便子女在待遇优渥的企业上班,也仍被他们视为“没有稳定工作”,考上家乡公务员在有些地方更是被当作“新型孝道”。

三是行为的跟风。有的大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身边有人选择考公便盲目跟风,不顾自身所长和岗位所需。有的大学生将考公成功视为高考失利的“自我救赎”和“逆风翻盘”,赋予其过多的感情色彩。他们对体制内工作抱有滤镜,没能深刻理解到这份事业背后的责任和使命,没能充分做好入职后吃苦耐劳的准备,以至于部分人要么“摆烂”“躺平”,要么对高强度的工作“水土不服”,最终可能影响了工作,影响了自身。

考生参加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 图源:工人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青年,“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如何以平和之心对待考公,以敬畏之心对待事业,是我们需要回答的社会之问、时代之问。

任何坚守初心的选择都应当给予尊重。在鼓励青年投身公务员事业的同时,社会上也存在另一种声音,认为热衷考公是利己行为,这种片面的观点忽略了青年服务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追求。诚然,稳定性是考公的重要考量,但更多青年是怀揣理想投身其中。随着基层治理要求的不断提升,国家需要更多高素质高学历人才、专业技术人员投身基层。基层治理水平得以提升的同时,青年人才价值也得以实现,这不失为一种双赢。因此,我们应当通过那些全心全意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青年公务员群体,看到他们奉献社会的积极一面,尊重他们坚守初心的理性选择。

考上公务员并不意味着能够“躺平”。近年来,国内多地通过通报“躺平式”干部典型案例、发布躺平人员名单、对“躺平”干部进行诫勉谈话等方式,大力整治基层干部“不作为”现象。这些例子,都说明了考上公务员并非可以高枕无忧。公务员作为政府形象的代表,其言行举止和工作态度也直接关系政府公信力,必须时刻保持清醒,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与复杂问题。任何失职或者疏忽都有可能引发公众质疑并带来严重后果。在这种背景下,躺平干部必将得到纠治。

人生也并非只有公务员这一场考试。我们常常将人生重要里程碑,例如升学、考试、求职、婚姻、生育、购房等,当作人生的一场场大考,似乎只有获得满意的分数,方能获得内心的安定与踏实,仿佛没有答好其中哪张卷子,就会面临诸多不可预知的风险和挑战一般。殊不知,“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没有哪一次考试是可以一劳永逸,也没有哪一个考场是我们非去不可,它们只不过是我们从人生的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符号而已。既然如此,与其一味地奔波赶考,不如停下脚步,叩问自己内心的“答案”,达成心灵真正的自洽与满足。

来源: 今豫网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重庆政法委书记陆克华被查 “广... 中纪委国家监察委2024年11月4日公布的消息,重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陆克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
主编温静丨今天发生了什么? 活动资讯 2024年11月1日,“中子星·小说月报影视改编价值潜力榜”发布会举办,现场重磅嘉宾云集。...
揭秘:中国二手车单店销量天花板... 一个二手车公司,单月销售2600+辆? 上个月帅车阿东严选商城,单店销售量突破2664台,库存周转率...
中简科技股东内斗公开化,温月芳... 来源:深水财经社 作者 | 深水财经社 何离 近日,位于常州的上市公司中简科技(300777)内部斗...
从郑驹到周婷,杉杉股份改变了什... 被推选为新任董事长后,周婷向全体杉杉同仁发表了一封信,信中表明其已与郑驹完成工作交接 标点财经、投...
原创 乌... 目前,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召开了会议,包括中国、巴西等17国在内的代表齐聚纽约,目的就是为了商...
中概股迎来普涨!有道两个月飙升... 11月27日(当地时间),中概股迎来普涨行情,欢聚(YY.US)、金山云、高途等多股涨逾10%,此外...
姐姐送套房子给弟弟住,弟弟却1... 赠与时是因为亲情 发生矛盾要撤回赠与却成案情 原本一母同胞姐弟情深 如今却因为一套房对簿公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