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如何帮助有自伤行为的孩子
创始人
2024-11-14 13:37:32

提问

孩子升入初中后,我就发现她的情绪波动变大了,而且常常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微小刺激而选择自伤。孩子胳膊上都是伤痕,没收了她的刻刀,她就会用圆规划伤自己。我怎么安抚她都没有用,我很担心她伤害自己的行为,我想知道如何帮助她走出这片阴霾,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专家观点

清华附中大兴学校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郑卓涵:初中阶段学习内容增加和难度提高,孩子可能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感到焦虑和不安,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此外,孩子的社交圈子可能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面对新的人际关系的挑战,可能感到孤独或不被理解,从而加剧情绪波动。自伤行为可能是孩子表达内心痛苦和情感的一种方式,背后往往有不被关注或无法言说的情感需求。面对有自伤行为的孩子,家长要如何为其提供帮助呢?

第一,倾听与理解。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与感受,不急于评判或反应,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困扰和不安。如:使用开放式问题让孩子更自由地表达。例如:“你今天在学校遇到了什么让你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而不是简单地问:“今天在学校好吗?”这种方式鼓励孩子分享更多的细节和感受,帮助家长了解她的真实想法。同时,在孩子表达时,家长应尽量不打断,允许她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和感受,即使这些话题敏感或不容易接受。例如,当孩子谈到在学校受到同学冷落时,家长不应急于给出解决方案或批评,而是让她有时间表达自己的沮丧。在倾听过程中,也可以使用眼神接触和点头等非语言方式,表明自己在认真倾听。

第二,提供情感支持。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和爱,让她知道无论发生什么,家长都在支持她。给予孩子积极的情感反馈,表扬她的努力和每一个小进步,增强其自信心。例如:当孩子表达她的感受时,家长可以用反思性的语言回应,如:“我听到你说你在学校感到很孤独,是这样吗?”或者“你觉得这些事情让你很烦恼,对吗?”这样不仅展现出你在认真倾听,也能帮助孩子确认自己的感受。

第三,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持续出现自伤行为,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便她深入理解和处理内心的情绪。在专业人士的引导下,孩子将学习基本的情绪管理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与适量运动等,这些技巧能够帮助她找到不伤害自己的健康表达方式。

最后,与学校沟通。及时与学校的心理老师或班主任沟通,这种沟通可以帮助家长获得孩子在学习和社交活动中的表现信息,同时寻求老师的支持与协助。学校的心理老师可以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有助于她在学习环境中感受到安全和关怀。通过家校合作,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支持性的环境,促进她的全面发展与心理健康,帮助她更好地应对挑战。(叶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晨枫:荷兰发动的“安世之乱”竟...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在中方表示同意荷兰经济部派员赴华磋商的请求后,安世事件似乎迎来了转...
侯小军:驾驭AI 逐浪媒体+ ... 南都讯 11月15日,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的“百万英才汇南粤——文化产...
大麦娱乐灯塔专业版发布特别观察... 11月14日,在2025年金鸡电影市场·金鸡推介会上,大麦娱乐灯塔专业版正式发布特别观察《为何买单,...
AI圣杯战争开打,中国企业如何... 11月13日,腾讯发布Q3财报,季度总营收1928.7亿元,同比增长15%;经营利润(Non-IFR...
又在折腾?疯狂投资AI后,Me... 2025 年以来,Meta 对人形机器人的布局持续提速:继年初在 Reality Labs 成立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