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生爱山,一生中也曾跟祖国的许多山峰有过交集,如井冈山、宝塔山、香山等。这其中,惟有
庐山是
一而再、再而三地登临。毛泽东为什么如此偏爱庐山呢?
一、1959年,毛泽东第一次走进“美庐”,曾幽默地喊了一声:“委员长,我来了。”沉寂已久的庐山大礼堂也迎来了新的主人。
第一次庐山会议,是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为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时年66岁的毛泽东首次登临庐山。此时,这个巍峨耸立,苍翠雄伟的巨大山体,第一次真实地展现在他的眼前。沿着当年蒋介石走过的登山公路,毛泽东目睹此景,始终处于激烈思考之中的他,按捺不住飞扬的思绪,挥毫写下了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慈笼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在毛泽东的诗中,庐山就好像从天边飞来,赫然突兀于江湖之间。他脚踏峰峦,俯瞰苍茫大地。钟灵毓秀的自然奇景好像飘浮在云来雾去之间,大山经历过无数次狂风暴雨的洗礼,在恶劣的气候面前,仍会泰然自若。
当时,国内外的各种反动势力以及帝国主义都在对中国进行围攻,苏联也撕毁了与我国的各项协议,站到了敌对面。对此,毛泽东的态度是“横眉冷对”,
处在国内外两股急流的冲击中,从容大度之气魄
可见一斑。
同时,按照毛泽东的设想,国内“大跃进?”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面对全国各地人民公社中激情澎湃的干劲,毛泽东心中洋溢着暖意,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他认为自己所领导的“轰轰烈烈”的事业,正是在建设陶渊明所奢望的“桃花源”。毛泽东曾叹息康有为设想了“大同”的世界,却没有找到通往“大同”的道路。而今,他相信自己找到了这条路。原因是,毛泽东善于发动群众,他所指引的路线,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响应。有了群众这个大山之基,毛泽东才有了蔑视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和信心。
毛泽东在《登庐山》中提到的“陶令”就是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他生于庐山,长于庐山,隐于庐山,终于庐山。可见,毛泽东关注的不仅是庐山的自然风光,还有这里的人文积淀。
1959年7月2日,毛泽东步入庐山的大礼堂,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使这个会场的知名度骤然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毛?泽东此次庐山之行,下榻于“美庐”别墅。这里曾经是蒋介石的“官邸”。虽然是有意安排,却使这栋房子因此而成为国共两党首领都住过的地方,其价值陡增。20多年前,蒋介石在这栋房子里,遥控着数十万大军“围剿”井冈山,逼着毛泽东率领的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险恶,进行了漫漫二万五千里长征。也是在这所房子里,周恩来与蒋介石颇费周折地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涉,为促成国共一致抗日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如今物是人非,毛泽东初次进入“美庐”别墅,面对与自己逐鹿中原、一度耀武扬威的对手所留下的这幢精巧别致的小楼,显露出胜利者特有的徽笑。这微笑中,不难读出后来他在诗词《登庐山》中所表达的内容。
不知是自然界的运动与人类社会进程的某种默契,还是社会发展本身的巧合,或是“天意”,毛泽东来到风云变幻的庐山所主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竟也历经了从晴天到多云再到暴风骤雨的过程。首次登临,因会议进程意外的不顺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毛泽东全面认知庐山的雅兴。但是,他对这里仍是一见倾心。事隔两年之后,1961年8月,原定于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在毛泽东的提议下在庐山举行。为主持会议,毛泽东将再次光临庐山。(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