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佳
走进江苏小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小云智能”)监测中心,数十公里外常州中天钢铁线材厂PSM轧钢机组的运行状态正以三维模型和数据流的形式实时呈现。
“过去,一台大型机组出现异常,工程师需要凭借经验,逐个部位地‘望闻问切’。”小云智能董事长刘建刚说,这个过程短则数小时,长则数天,期间生产线停滞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小云智能研发的无线智能采集终端。受访者供图
解决这一痛点的“秘密武器”是一个巴掌大小的设备。2024年,由小云智能研发的无线三轴温振智能传感器问世。它看上去并不起眼,却能同步采集振动、温度、工况参数的三维数据,加上自主研发的AI运维大模型的辅助,即可实现对设备故障的精准识别,就像一位实时在线的“AI医生”。
“故障发生前,设备通常会出现振动加剧、温度升高等细微征兆,这些往往是人工难以察觉的。”小云智能技术总监张辰啸博士解释道,传感器如同一位永不疲倦的哨兵,一旦设备出现异常,就会反馈给AI设备运维系统,从而诊断出设备病灶部位,并对问题进行预测性维护。
“人工智能的引入,让工业运维告别对工程师检修的依赖,实现设备故障的精准预警与智能诊断。”张辰啸说,“哪里出现问题就解决哪里,维护效率高多了。”
刘建刚介绍轧钢机组三维模型。人民网 刘益佳摄
稳定性是工业无线通信的核心挑战。目前,小云智能通过自主研发,已实现从模拟到数字、从有线到无线、从单轴到三轴的三重技术跨越,其故障识别准确率提升90%以上,可实现5分钟每组的高频波形数据传输,为预测性维护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并在钢铁、采矿、石油等多个领域应用推广,2025年产品订单金额达3000万元。
“桥梁健康监测、轨道交通、船舶、水利乃至航空发动机……展望未来,小云智能从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层面共同发力,竞逐更广阔的天地。”在刘建刚看来,随着工业互联网和AI技术的深度融合,一场以“预测”为核心的工业运维革命,正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