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溪的归因,可以通过具体情境分析:
小溪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在小学和初一的时候还担任班长,同学们对她也是“前呼后拥”的样子。可惜好景不长,到了初二下学期,小溪再也找不到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了:宿舍里的人觉得她什么事都不干,身边的同学觉得她太孤傲也都不爱搭理她。小溪孤单极了:为什么她们都不理我呢?肯定是她们针对我、联合起来欺负我!
我们说一个人把他或她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这会影响到人对今后行为的认识,若把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能力不足,则当失败时一般不会再去争取胜利:若认为失败是不稳定原因造成的,如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则将倾向于通过再努力,以求成功。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1.原因来源,即当事人认为影响归因理论是人们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因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系于个人条件(内控的),还是来自外在环境(外控的):
2.稳定性,即当事人自认影响其影响成败的原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况下具有一致性;
3.可控性,即当事人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
根据维纳的观点,将这三个维度和四个行为责任因素结合为三维度归因模式。即:
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能力强一一充满信心、趾高气扬;能力弱一一丧失信心、听之任之;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努力一一继续努力争取再胜;努力不够一一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任务难一一埋怨客观,寄托减轻任务;任务易一一提醒自己认真学习;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运气好一一侥幸;运气不好一一自认倒霉
学生总是有意无意地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人际交往等寻找原因,学生对自己的归因方式不仅反映着他们寻找学习成绩结果的倾向,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甚至影响到其人格特点。因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类型,引导他们对自己学习成绩、人际交往等进行合理的归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显得很重要。
下一篇:诛仙ii碧瑶v2.4